首页>新闻中心 > 接连南北十七桥 我“听”大师扯白糖
接连南北十七桥 我“听”大师扯白糖
来源: 未来网   作者:    2021-04-12 10:09:00   编辑: 未网视频徐博   www.k618.cn
内容提要: 接连南北十七桥 我“听”大师扯白糖--寻访非遗传承与江南“桥文化”研学特别体验

  有着千年传承的绍兴安昌古镇到底有多少座古桥?最古古老的桥叫什么、修建于哪一年?古镇中有哪些特有美食?在古镇当中到底“藏”着几位非遗传承人、他们分别都是什么非遗项目的传承人……带着种种研学任务,4月10日,宁波市海曙区赫威斯学校小记者团部分成员,来到位于绍兴市的安昌古镇,完成以上各项挑战。

  桥,是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载体。“碧水贯街千万居,彩虹跨河十七桥”说的便是接连南北两岸大大小小的十七座古桥。经过同学们的调查,发现这大大小小的十七座桥中,最古老的便是“安普桥”俗称“寺桥”,桥建何时已经没有记载,同济大学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现场考察后,认为此桥呈元代风格,是一座难得的古桥。

  在古镇内寻访过后,同学们发现,“寺桥”就是建造时间最古老的桥。几位小记者们,在寻访古桥的过程中,还有了其他的收获,那便是关于“高桥”的故事,相传“高桥”建于明代,宋时原本是木桥,建炎三年(1129年)金兵南下,宋高宗路经安昌,有人搀扶他走过木桥。明朝中期,人们把木桥改建为石桥,桥虽不高,因人们怀念宋高宗曾徒步过桥往事,故定名“高桥”。

  访完“桥”,同学们还有一个寻访古镇特有美食的研学任务。这样的挑战,怎么能难得住属“吃货”的小记者们呢?经过不长时间的寻访,同学们很快有了各种答案:酱鸭、香肠、腊肉、黄酒、霉干菜,细心的同学们还发现了一处特色美食:清朝馄饨。经过采访店主,小记者们了解到,原来这里的馄饨是从清朝传承下来的,馄饨里面有许多不能对外的秘方,而正因为这些秘方,所以馄饨才特别好吃。听到这里,同学们迫不及待点上一碗,品尝这百年传承的美味。

  在探索古桥的同时,小记者们也没忘寻访各类非遗传承人,其中最令同学们难忘的便是便是绍兴传统地方小吃“扯白糖”非遗技艺传承人陈锦水爷爷。了解到这位上过央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专题片陈锦水老爷爷的故事,小记者们决定在古镇寻访这位非遗传承人。通过向许多路人及沿街店铺的工作人员寻问,小记者们找到了一位特殊的阿姨,原来她是陈爷爷的孙女。此时的小记者们如获至宝,赶紧向阿姨打听怎样能够见到陈爷爷。阿姨热情地跟大家介绍自己的爷爷,同时看了看时间,告诉同学们说,现在这个时间,爷爷可能在午睡,希望大家再过一会儿去见爷爷。并告诉同学们陈锦水爷爷的店铺地址。

 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同学们如愿见到了已经88岁高龄的陈锦水爷爷。得知小记者们从宁波远道而来,而且是在古镇一路打听慕名而来,陈爷爷欣然接受同学们的采访。采访中,自然少不了关于自己的毕生所学——扯白糖。陈爷爷说,扯白糖需要相当大的力气,自己现在年纪大了,已经不扯白糖了,偶尔有时候,也会应大家的请求,表演一小段。扯白糖的过程其实非常复杂,原材料其实就是常见的白砂糖。将白砂糖倒进锅里,不断加热、搅拌,砂糖渐渐就变成了糖浆,这时候就要迅速地将滚烫的糖浆捞起来,飞快地拉过来、扯过去,拉扯过程中糖浆由黄渐渐变白,由短渐渐娈长;由原来粗粗的一大条,变成了像银丝缠绕的线团一样。最后再用专用剪刀剪切成小块,放入口中含着吃,如蜜一般甜。

  难得见到陈爷爷,小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,似乎都非常想要把这一路上,准备跟陈爷爷说的话,都在此时讲给爷爷听。这些问题,对于有着六七十年“扯白糖”经验的陈锦水爷爷来说,就是如数家珍。采访结束时,几位同学们也纷纷感叹:原来仅仅是一项小吃的制作手法,也能有这么多的门道。

  短短一天的研学体验很快结束,而通过这次安昌古镇之旅,学校小记者团的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江南水乡独特的“桥文化”,更是访到了六七十年不忘初心,坚持“扯白糖”的非遗传承大师陈锦水爷爷。增长见识,又尝到美味的白糖,可以说是不虚此行。

【编辑: 未网视频徐博 】

版权所有: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-6

联系我们  |  关于我们  |  客服电话:010-57526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