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小记者作文风采>家书抵万金—暨参观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
家书抵万金—暨参观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
来源: 未来网  作者:  2018-12-18 17:34:00  编辑:未网视频徐博  www.k618.cn
内容提要:2018年12月12日,双榆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在大队辅导员王羽老师、小记者全国总辅导员刘铭老师的带领下,在人民大学校史馆高增老师和家书博物馆张学红老师讲解下,参观了全国唯一的家...
2018年12月12日,双榆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在大队辅导员王羽老师、小记者全国总辅导员刘铭老师的带领下,在人民大学校史馆高增老师和家书博物馆张学红老师讲解下,参观了全国唯一的家书博物馆。这座博物馆位于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三层,珍藏了跨越几千年的家书,尤其是从清代到80年代的家书真迹。

整个展览以时间为轴,分为古代展区、清代展区、民国展区、五十年代、八十年代展区等。我们首先参观了古代展区,一进入展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一封中国最早的家书,书写在竹简上。信是当时秦始皇为统一六国征召的大军中一对兄弟写给老母亲的,信里两人向母亲交代了关于购置战斗所需的盔甲、戎服、刀剑等物品的事项。在此补充一下,秦军的军装分为铠甲和戎服两部分,戎服穿在里面,所有人都一样;而铠甲穿在外面,多由轻便的皮革制成,作为防护,可以防御短刀等威力较小的武器近距离挥砍,但对弓箭中程射击无能为力。信中也许附上了钱,但我们无从得知。从睡虎地出土的其他竹简中,我们遗憾地得知,两兄弟在随后的战斗中死去了,也许那两枚记载家书的竹简,便是他们灵魂的归宿吧。
怀着对两兄弟的悼念之情,我离开了古代展区,进入清代展区,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许多家书的真迹,书信的内容大多提到了当时的洋务运动,甚至还有曾国藩的信的复制品。接下来是民国时期的家书,内容涉及白话文、剪辫子、军阀混战等时政要闻。五十年代的家书,内容涉及反右派、公私合营等政策,反映了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切心情。八十年代,改革开放之后,经济快速发展,书信的内容相应地提到日新月异的新环境,落后的村庄一夜间变成了特区新城。从九十年代后期,随着移动通讯的普及,家书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
从几千年的家书历史中,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家书一直是传递亲情的重要桥梁,不同年代的家书,也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重要时事,纵览下来,也算得上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。在展区的最后,我们还了解了专家谈抢救家书的重要性和抢救家书的重要事迹,充分证明了家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。

为了加深小记者们的直观认识,参观后,老师们还安排了有趣的体验活动:用老信封写一封信,具体在信封上该怎样写,需要我们自己在展厅里寻找答案。小记者们在展厅里寻寻觅觅,因为只有找到相同格式的旧信封,谜底才能揭晓,才知道该怎样在信封上写地址、收件人,怎样贴邮票。有人一直找不到,急出一脑门儿汗,早些找到的小记者们,都坚决保密,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体验寻找的急迫和找到时的快乐。
不知不觉中近两个小时过去了,活动接近尾声。通过本次参观,我体会到了什么叫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,感受到了谆谆亲情在家书间的流淌,也看到了一代代仁人志士爱国报国的决心。我揣着写给妈妈的信,想象着她打开信封、阅读书信时的幸福,感觉自己也像是一名远征的小战士……
双榆小记者站:韩佳恒
2018.12.16
【编辑:未网视频徐博】
上一篇:

版权所有: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-1

联系我们  |  关于我们  |  客服电话:010-573805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