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新闻中心 > 小乡村大课堂,太阳花“议堂好课”大思政课开讲啦!
小乡村大课堂,太阳花“议堂好课”大思政课开讲啦!
来源: 未来网   作者: 邳州议堂中心小学 庄思省    2025-04-27 10:46:40   编辑: 耿玥   www.k618.cn
内容提要: 4月17日,由江苏省委驻邳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指导,徐州太阳花实践体验基地主办,邳州和美议堂基地、议堂镇中小学承办的“行走邳州大思政课”暨“和美议堂耕读记”太阳花爱心公益行活...

4月17日,由江苏省委驻邳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指导,徐州太阳花实践体验基地主办,邳州和美议堂基地、议堂镇中小学承办的“行走邳州大思政课”暨“和美议堂耕读记”太阳花爱心公益行活动在邳州市议堂村举行。省委驻邳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队、议堂镇、徐州太阳花基地相关同志,以及议堂村农业导师代表、议堂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。

以“乡村民俗”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

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、传下去。活动当天,议堂村游客广场热闹非凡,伴随着欢快的音乐《太阳花》,开营仪式拉开帷幕,议堂村乡亲们进行了精彩的花篮舞表演。活动中,孩子们进行了研旱船、扮旱船、摇旱船项目学习,赶“非遗美食”大集,感受了了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。

“‘打春牛’的故事和活动,传递着古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,让我知道了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,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顺应。”学生周玮硕说。在开营仪式上,农业导师带领学生举行了传统民俗活动“打春牛”,寓意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学生们身着汉服,手持彩棍,伴随着号子声敲打春牛,体验了一堂生动的农耕文化课。

以“田间劳动”助力劳动素养全面提升

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,组建成一个个生产队进农村、入农户、下农田,通过工分制体验共同富裕的喜悦,在辛勤劳动中换取“粮票”。在“农耕与汉字”“农耕与诗词”“农耕与绘画”等知识闯关中感知中国传统劳动观念、劳动精神。

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。“今天在田间进行犁地、整理土地劳动,闻着土地的清香,泥土沾满了双手,有时汗水滑进眼睛火辣辣的,但看到自己种下的小苗在风里点头,突然明白了‘粒粒皆辛苦’的重量”。学生徐悦鑫告诉我们。活动中,孩子们犁地播种、栽种秧苗、蒜薹采收、烧火做饭……,在农业导师指导下,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中,用汗水丈量土地的温度。

以“红色课堂”夯实铸魂育人的实效性

为青少年成长打下鲜红的底色。活动中,孩子们围绕“红色议事堂”,通过寻访“小军号”“红色信号灯”等研学任务,了解议堂村“红色基因”,了解英雄故事、革命故事,以“乡村振兴”的角度了解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,感悟新时代伟大成就来自于党的领导。

“在议堂村,我知道了家乡英雄模范,比如娄梦侠、解慕唐、孟非的故事,还知道了邳州人民踊跃支援解放军的故事,在这片红色土地上,我要从小立志向、修品行、练本领,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”。学生代表朱轩泽说。活动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路径,按照见物、见人、见精神的逻辑,发挥了议堂村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引领和凝聚功能,运用革命文物主人公的红色故事进行理想信念教育,使其成为铸魂育人的资源宝库。

以“课程研发”挖掘思政育人生动素材

近年来,在省委驻邳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指导下,徐州太阳花基地挖掘乡村资源,结合议堂村民俗特色、文化特点、发展成就,通过“化无为有”的创新、“化隐为显”的挖潜,以“劳动教育”为主线,形成了“稻花香、田园趣、农耕乐、乡土情、强农梦”5个课程群50余项课程。

课程是校外阵地内涵发展的关键抓手。“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课程的实施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,在体验中成长,争做热爱家乡、传承文化、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。”议堂村第一书记胡松涛表示。活动以“耕读传家、红色传承、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旨在通过实践教育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、红色基因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成果,培养热爱家乡、热爱劳动、传承文化的优秀品质。

下一步,和美议堂基地将以实施“增信铸魂工程”为抓手,立足议堂村资源,强化课程研发、实施和评价,以“实践育人”推动“立德树人”。同时,通过聘任一批村民担任“耕读导师”,在农户庭院建设一批“和美小园”,募集一批“共富合伙人”等,以“研学实践”推动“乡村振兴”。

【编辑: 未网新闻耿玥 】

版权所有: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-6

联系我们  |  关于我们  |  客服电话:010-57526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