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宁波奉化,有这样一位老校长,他身残志不残,本该为弱者的他,却做了一件大部分常人都望而生却的事。
2012年10月30日清晨,当时59岁的独臂校长龚金川老师跳入冰凉刺骨的江水勇救落水老太太。正当众人忙着将老太送往医院救治时,龚老师则从另一处悄悄游上岸。当小记者们有机会到来奉化,面对面采访这位“全国道德模范”时,他说,当时匆匆离开,原因竟然只是想着赶紧为学生上课,所以匆忙回家换掉湿漉漉的衣服。听到龚老师说起见义勇为,勇于救人的故事,小记者们最想知道的就是,当正在锻炼的龚老师听到有人落水时都想了些什么。龚老师朴实地回答道:“其实,那一刻什么都没想,就是想着要赶快救人。”
龚老师说,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残疾人。在龚老师小学毕业的时候,由于一次意外事故,导致他失去了右手。从那以后,龚老师的人生便陷入了低谷,不能从事农业活动的他只得顶住家里的压力继续读书,最终成了一名民办小学的教师。
龚老师告诉小记者们,在他教书的那个年代,教师的待遇普遍不太好,再加上他是一位独臂的残疾人,连写字的困难都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克服的。而当他任小学校长的时候,没有一个人看好他。龚老师没有服输,他要证明哪怕是身体有缺陷,自己的能力也不比任何普通人差。在经过没日没夜的努力后,那年毕业考结束,全班37名学生,36名被西坞中学录取。而之前,奉化全市初中录取率只有72%,龚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。
听了龚老师的自述,小记者们被龚老师艰苦的过去与顽强的精神所感动。纷纷表示想要为残疾朋友们做些什么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。龚老师告诉大家,普通人能做到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便是尊重!当一位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做到某件事情时,我们去帮助他是理所当然的,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地去帮一个残疾人,残疾人并非什么都做不到,失去右手的龚老师能写字、能吃饭、能穿衣服甚至能骑自行车。
最后,小记者们还和龚老师聊起了他的业余爱好。龚老师说,他有一个持续多年的爱好,便是晨练。每天早上五点他就起床跑去公园锻炼,一练就是两个小时。除此之外,他还自己租了一块地,用来种菜,参加劳动!另外,龚老师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,来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。
龚老师的退休生活,听起来不像是从一位残疾人口中说出来的话,他那种乐观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,正是我们小记者们要学习的目标。
作者:王伊晨、柴锦辉、祝圣悦、胡雨佳、沈欣妍、潘姝婷
指导老师:朱涛
版权所有: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-1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客服电话:010-57526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