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首页 > 小记者速递

“跑步踢球跳舞,样样都行!”广东人民体育场成为市民健康打卡地

2025-07-30 10:58:45来源:未来网

723日,全运会小记者来到了广州人民体育场。一进门,就被它的外观吸引住了。和现代那些亮晶晶的体育馆不一样,这里的建筑带着点复古的味道,红砖墙配着白色栏杆,看起来特别有年代感,但又很整齐,一点不显得旧。主体建筑以流线型设计为主,白色的外立面搭配大面积玻璃幕墙,既现代又通透。令人惊讶的是,场馆顶部融入了岭南传统建筑中“镬耳山墙”的元素,用金属线条勾勒出起伏的轮廓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与现代的对话。场馆负责人介绍,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,还能通过特殊的角度减少阳光直射,达到节能的效果。

体育场里最显眼的是中间的足球场和周围的跑道。跑道比学校的宽多了,颜色是那种淡淡的红色,踩上去软软的,据说这种材质能保护运动员的膝盖。正好碰到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同学在跑道上跑,他们说跑起来特别舒服,不像学校操场那么硬,确实感觉不一样,脚底下很有弹性。

跑道旁边特别热闹,好多当地居民在这里锻炼。有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慢慢散步,也有年轻人戴着耳机跑步,还有人在做拉伸运动。一位带着孙子散步的张阿姨告诉我,她几乎每天都来,“这里环境好,离家又近,早上来打打太极,晚上和老姐妹们跳跳舞,比在家待着舒服多了。”

我们还采访了在这里锻炼的李爷爷。他说这个体育场可有历史了,“体育场建于1950年,曾举办过全运会、省运会等重大赛事,见证了广州体育事业的发展。近年来,场馆经过多次升级改造,设施更加现代化,既能满足专业训练需求,也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健身环境。算是咱们广州体育的老地标了。”李爷爷说起这些时,眼里闪着光,就像在讲自己家里的事。我们深受感动,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总说它是“老地标”,它不只是个运动场地,更像个默默站在那儿的老朋友,陪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、变老,把好多人的青春和回忆都收在了这里。

听管理人员说,这个体育场虽然年代久,但设施一直维护得很好,除了供居民日常锻炼,有时候还会举办一些小型比赛和社区活动。它就像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,既保留着老广州的记忆,又继续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发挥着作用。

广州人民体育场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承载着“全民全运、同心同行”的精神内核,而这座场馆正是串联起这份拼搏与热爱的纽带。它带着全运会的拼搏精神、团结力量,继续融入广东的城市血脉,成为滋养全民健身、点燃运动激情的“活力引擎”,让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通过这次探访,小记者们深刻感受到,广州人民体育场不仅是运动胜地,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。老场馆焕发新活力,继续为市民的健康生活贡献力量。

全运会信使:

毛婧睿(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四年级)

梁潮颖(靖西市第六小学二年级)

吕嘉嘉(靖西市第四小学四年级)

梁昊冉(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)

林冠辰(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)

梁瑾辰(靖西市实验小学二年级)

编辑:高富灿
版权所有:未来网